在 1500V 直流平台、高并网与市场化交易加速推进的背景下,光伏逆变器内部的电流检测不再是可有可无,而且要求更高,绝缘设计要求也更高,同时电流测量精度也直接影响MPPT效率和安全保护,本文以 CS1V系列闭环霍尔电流传感器为例,结合行业近况与工程实际,讨论高压光伏逆变器中电流检测的技术逻辑、设计要点与落地注意事项。

| 技术方案 | 优点 | 缺点 | 适用场景 |
| 开环霍尔 | 低成本、快速响应、高绝缘 | 精度低、温度漂移大、抗干扰弱 | 过流保护、直流侧粗略监测 |
| 闭环霍尔 | 高精度、高绝缘、抗干扰强 | 成本高、响应较慢、体积大 | MPPT控制、精密功率计量 |
| 分流器 | 高精度、低成本、极快响应 | 无绝缘、功耗高、需断路安装 | 低压侧电流检测 |
| 超高精度、低温漂、高绝缘 | 成本极高、电路复杂、功耗高 | 高精度直流检测 | |
| 罗哥夫斯基线圈 | 高绝缘、无饱和、适用高频 | 只测交流、精度一般、体积大 | 高压交流侧电流监测 |
方案总结:
直流侧(光伏阵列→逆变器)采用闭环霍尔电流传感器(这里可以采用芯森电子的CS1V P00系列),原因是:高精度需求,以满足MPPT控制需求;以及高绝缘(≥3kV)适应1500V系统安全要求;还要温度稳定性佳,以便适应户外环境。
工程含义:在高压直流(≥1000 V)逆变器里,传感器的绝缘与耐压参数决定其能否放置在直流母线近端;精度与温漂决定是否需要在逆变器的控制与数据链路中做在线校准;带宽与跟踪时间则决定能否用于捕捉快速开关事件(例如 IGBT 的瞬态过流判别)。以上参数应在系统级进行误差预算与失效模式分析(FMEA)。

安装位置与母排结构
原边母排应尽量完全填充传感器过孔。避免部分填充或错位导致 di/dt 性能下降。
绝缘与防护
在 1000V+ 的直流环境下,按规格计算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;必要时在传感器周围增加绝缘罩或屏蔽,防止外来导体接触或污染导致局部击穿。
参考电压与接地策略
CS1V 输出基于参考电压(VREF),系统应保证参考电压稳定且与 ADC 及控制板的参考一致,避免因为 VREF 漂移引入的测量偏差。
热场与漂移管理
逆变器内温度分布不均,建议做温漂试验并在线或出厂做一次性标定;在软件侧保留温度补偿系数与零点自校准逻辑。
EMC 与滤波
虽然闭环传感带宽高,但逆变器内部强开关场可能引入共模干扰。推荐在传感器输出侧加差分滤波与合适的 PCB 布局(短回流环路),并在系统级做 EMC 验证。
保护与联动逻辑
对于快速过流(IGBT 集中故障)建议以传感器原始fast通路(硬件比较器或 FPGA)作为第一道防护,同时将传感器输出做软件冗余判断(滤波后由主控做最终动作),以兼顾速度与稳定性。

场景:某 1500V 直流前端并列多串光伏阵列接入一台集中式逆变器,设计中把CS1V-200 P00放在直流母线进线处用于MPPT与过流保护判别,同时在IGBT模块近端布置小额定值传感用于局部快速断路判别。实施要点:母排过孔完全填充、VREF 在 PCB 上通过低漂参考源供给、并在逆变器 EMC 试验中验证输出线滤波效果。该方案可在满足精度与响应的前提下,优化保护动作的可靠性(具体参数和测试报告应以现场试验为准)。
电流传感器不是“黑盒”,选择后必须做系统级验证(温漂、频带、瞬态响应、绝缘与 EMC)。在 1000V+ 平台上,耐压与爬电距离是安全布局的硬约束,切不可仅以“量程/精度”衡量器件可用性。CS1V这类闭环霍尔在带宽与线性度上具有天然优势,适合用于兼顾MPPT数据输入与保护触发的混合角色,但必须结合校准与防护设计以降低系统级风险。